×
解剖学研究

膀胱考

1 膀胱之名考

膀胱为中医藏象学说中的六腑之一,《吕氏春秋·达郁》一篇中曾指出:“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藏六府。”当时古人认为人体是由肢节、九窍、五脏、六腑、血脉、筋骨等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1]。古人依据解剖基础获知了六腑的结构与功能,运用象思维取象比类的方法确定了六腑之名,膀胱之名由此而来[2]。膀胱亦作 “旁光”,《说文解字》言:“旁,溥也。从二阙,方声。”[3]“旁”为广大、广博之义,“光”当然也有广大之义,《说文解字》亦云:“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3]。故“旁”与“光”二字相合,具有广大之义。膀胱为人体内最大的囊状器官,古人于解剖后据此特点而命名为 “旁光”,后加“肉”字成“膀胱”[2]。

2 膀胱古代解剖考

《史记》中曾有记载:“风瘅客脬,难于大小溲,溺赤。”后世张守节注释:“脬--膀胱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言:“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口广二寸半。”,此条记载更是被《难经》一字不差的转载。

《史记》成书于西汉时期[4],据文献考证[5]西汉时一两约合现今的16.14g,九两二铢约为现今的146.6g,而现代解剖关于膀胱重量未有详细记载,故暂时无法考证《史记》中关于膀胱解剖重量的相关记载的正确性;“纵广九寸”与古人记载球形的认识相似[6],而现代解剖认为膀胱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充盈时呈卵圆形,故《史记》中关于膀胱形状与现代解剖认识有部分相似之处。但后世《针灸甲乙经》中言:“膀者,横也。胱者,广也。言其体横广而短也[7]”,意为膀胱应该是一个横径大于纵径的器官,但现代解剖中认为膀胱正面观纵径大于横径,其认识与现代解剖认知不符。“盛溺九升九合”据文献考证[5]东汉一升约合现今的200mL,九升九合约为现今的1980mL,而现代解剖认为正常成年人的膀胱容量平均为350~500mL,最大容量为800mL[8],古今两者认识差距较大,其原因待考证。

针对前文《针灸甲乙经》中所述,笔者认为此文中的膀胱并非与《史记》中记录的一样,此处的膀胱指的可能是现代解剖学中的盆腔,现代解剖学中盆腔为扁宽形的内腔,其几何特征更加符合《针灸甲乙经》中对膀胱形状的描述。由此可知在后世之中,以膀胱为例的原始脏腑概念的发展逐渐地脱离了单纯的解剖学实体器官的含义范畴,至于为何会发生此演变,究其原因可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脏腑概念无法较好地指导临床,为求基础理论更加的契合临床知识,更好的结合于中医临床治疗,使得脏腑概念由解剖器官逐步演变至整体功能单位。

此外在我国古代医籍中还有其它关于膀胱的记载[6]。如对膀胱位置的描述中,《医宗必读》言:“膀胱当十九椎下,居肾之下,大肠之前”,其认识与现代解剖相符;对膀胱结构的描述,《灵枢·五味论》言:“膀胱之胞薄以濡”。此处胞指皮之义,濡指软之义,形容膀胱壁薄而软,这与现代解剖认识基本相符;《医贯·形景图说》言:“膀胱赤白晶莹 ,上无所人之窍,止有下口”,古时认为膀胱无上口而只有下口,其与现代解剖认知不符,可能是由于古人解剖略于粗糙,细致之处未尽然也。

3 膀胱功能及病理考

《素问·灵兰秘典论》言:“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素问》中所言的十二脏,并不能单单只理解为解剖的脏,其论点主要是从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角度进行论述[9],故此处“膀胱”二字,既包括了解剖范畴内的实体器官,更是指包含了“藏津液”、“气化”功能在内的整体功能单位。

“州都”为古代官名,《晋书·刘毅传》:“司徒举毅为青州大中正,……由是毅遂为州都”,是其主司人事管理,品评人才,掌握着用人的原则,故其有着 向上推举贤才,向下传达的作用[10],由此“州都之官”引申为司津液管理,负责津液输布与排泄的脏腑[11]。《灵枢·本输》曰: “膀胱者,津液之腑也”,言膀胱是一个藏津液,与津液关系密切的脏腑。贮藏与排泄尿液是膀胱的基本功能之一,如《内经》中所言:“膀胱者,州都之官,决渎出焉”,而现代解剖也认为膀胱是一储存尿液的肌性囊状器官,两者认知相符。膀胱功能失调可致小便不利,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所言:“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但《内经》中所言的津液,绝非仅指尿液。《内经》中所说的膀胱,不仅是贮藏尿液之所在,更是贮藏“五谷五味之津液”之所在,如《诸病源侯论》中亦言“五谷五味之津液,悉归于膀胱,气化分入血脉,以成骨髓也。而津液之余者,入胞则为小便”,其阐述了膀胱所贮藏的津液可通过其气化作用再次利用从而濡养全身,剩余部分化为尿液排出体外,此即“膀胱”对津液的气化作用,该认知与现代医学解剖知识中的肾脏形成尿液的两个阶段相符,即原尿在肾小球的滤过生成的阶段和原尿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并形成终尿的阶段[11]。所谓“气化则能出矣”,则是指在膀胱的气化作用下,将膀胱之中所贮藏的津液,气化上腾化而为津;同时将浊中之浊者,排出体外,即“出矣”。此处气化,既是膀胱的气化,更主要的是指肾中阳气的气化作用。但此出矣,出的不光是“尿液”,应还包括“汗液”[9]。《灵枢·本脏》言:“膀胱者,腠理毫毛应也”,气化从腠理毫毛排除,而汗液同样是津液所化。清朝时期唐宗海所著《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说:“谓膀胱之气,载津液上行外达,出而为汗”也可论证膀胱气化所出之物包括汗液。故膀胱气化异常,则会导致津液输布障碍,出现水液内停从而导致的各式病症,诸如导致膀胱蓄水、水湿内停等病证。

上一篇:关于脊柱生物力学研究中动物模型解剖的研究进
下一篇:没有了

Top